月薪 NT$35,000 能投比特幣嗎?比特幣新手投資策略,從現金流到理財安排

重新認識比特幣:你的投資策略起點
比特幣是什麼?
比特幣(Bitcoin)簡稱 BTC,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位貨幣,由匿名開發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於 2008 年創建。
與傳統金融交易需要依賴銀行或中央機構不同,比特幣基於去中心化的特性,無需中央控制的支付系統,使比特幣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為什麼越來越多投資人開始關注比特幣?
比特幣因其稀缺性,被譽為數位黃金,在現代資產中扮演著抗通膨、避險的腳色。隨著區塊鏈技術逐漸獲得市場青睞,再加上供應量有限,比特幣價格呈現出穩健增長趨勢。根據統計,過去十年比特幣的年化報酬率高達 82%,超越美國及台灣大盤指數
比特幣之優勢
• 年化報酬高:從 2025 年 6 月 13 日,往回推十年,比特幣的年化報酬率高達 82%,大幅超越傳統金融市場,成為許多長期投資者擬定比特幣投資策略的重要依據
• 稀缺性: 總量有限,避免法幣超發帶來的通膨風險
• 全球流通:比特幣不受地域限制,無論身處世界任何角落,只要有網路,都能透過區塊鏈進行交易

比特幣之風險
• 價格波動大:比特幣的價格容易受到國際政策、法律和社群情緒影響,並且無漲跌幅限制,所以設計比特幣投資策略時,必須考慮風險控管與資金分配。
• 交易選擇有限:能夠直接使用比特幣購買商品或服務的場景依然有限,導致比特幣在日常生活中的流通性相對較低。
• 安全性風險:比特幣交易依賴數字錢包進行資產存儲,但錢包被盜或私鑰遺失,將導致資產無法追回。此外,市場上仍有部分交易所缺乏完善的監管機制,存在潛在的資金被盜或詐騙風險
檢視投資屬性:你是哪種類型的投資人?
你是希望長期穩健增值,還是想抓住市場波段?投資比特幣,是為了資產分散還是追求高報酬?明確的投資目的和抗風險評估,是制定有效比特幣投資策略的第一步
你的投資目的為何?
1. 長期投資者 (Long-term Investor)
核心目的: 以退休規劃、達成財富自由。
長期投資者通常被稱為「HODLer」。看重的是比特幣作為一種新興資產類別的長期價值,相信其底層的區塊鏈技術和去中心化特性,在未來數年甚至數十年會持續發酵。
投資的心態更像是「價值投資者」。
長期投資人的比特幣投資策略核心
• 時間換取空間:
他們相信「 市場中的時間 (Time in the market) 」遠比「 抓準進場時機 (Timing the market) 」重要。他們的目標是至少持有超過一個完整的牛熊週期(通常為 4 年以上),從而穿越短期的市場噪音。
• 定期定額 (DCA):
這是長期投資者最實用的武器。無論市場漲跌,每月或每週固定投入一筆資金,以有紀律且持續的作法可以有效攤平成本,並避免因恐懼或貪婪做出錯誤決策。對於領固定薪水的上班族來說,這是最無痛且有效的比特幣投資策略。
• 佛系投資,專注本業:
他們不會每天盯盤,不會因為一兩天的暴跌而焦慮不安。相反,市場的大幅回調在他們眼中,反而是以更低成本累積資產的「打折季」。他們將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上,讓時間成為他們最好的朋友。
風險與挑戰
極強的心理素質: 在漲跌幅度巨大時,依然能堅持信念、持續投入,是對人性的巨大考驗。
長期資產安全: 長期持有意味著需要更重視資產的安全性,學習使用「 冷錢包 (Cold Wallet) 」來儲存資產,是這套比特幣投資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參考文章:認識冷錢包
2. 短中期交易者 (Short-to-Mid-term Trader)
核心目的: 在特定時間範圍內(數小時、數日或數月內),透過市場波動賺取價差,追求短期的高報酬。
短中期交易者更像是「市場參與者」,他們積極地分析市場,試圖預測價格的下一步走向。
他們將比特幣視為一種高波動性的交易標的,目標是透過短期買低賣高或者賣高買低,累積利潤
短中期交易者的比特幣投資策略核心
• 技術分析與市場情緒:
他們高度依賴圖表、K線、交易量、RSI、MACD 等技術指標來判斷進出場時機,同時,他們也需要非常關注市場新聞、社群情緒、以及聯準會政策等宏觀經濟因素。
• 波段操作 (Swing Trading):
這是最常見的交易策略,在判斷價格處於上升趨勢的底部時買入,在趨勢頂部或出現反轉訊號時賣出,賺取一個波段的利潤。
• 嚴格的風險控管:
短線的比特幣投資策略,風控比預測更重要。必須設定明確的「 停損點 (Stop-loss) 」和「 停利點 (Take-profit) 」,一旦價格觸及設定好的條件,就必須果斷執行,遵守規則。
風險與挑戰
• 極高的風險與壓力:預測市場是極其困難的,一次錯誤的判斷就可能導致虧損。頻繁的交易容易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 大量的時間投入: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學習、看盤、研究市場資訊,對於需要專注本業的上班族來說,很難兼顧。
• 不適合新手:在缺乏足夠知識和經驗的情況下,很容易成為被收割的「韭菜」。
如何評估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1. 年齡
青年時期 ( 20~35 歲)
此階段的抗風險能力最高,距離退休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即使投資出現虧損,也有充裕的時間等待市場回溫,因此,在比特幣投資策略,可以更積極的配置較高比例資金在比特幣這類高報酬的標的上。
青年時的資產配置比例建議
「保守型標的」與「獲利型標的」比例約為 2:8
中年時期 ( 36~45 歲)
這時期的投資者多半都有房貸、車貸或者結婚身子等資金壓力,因此在獲利型標的的比例會減少,所以在比特幣投資策略上應趨向穩健,將其視為整體資產配置中的一環,用以分散風險或追求額外增長,但不應佔據過高比例
中年時的資產配置比例建議
「保守型標的」與「獲利型標的」比例約為 5:5
高年時期 ( 46 歲以上)
此階段的投資者通常已開始著手退休規劃,主要的財務目標是資本保值,並追求少量且穩定的利息,避免未來幾十年後資金用罄,所以在高年時期的比特幣投資策略上應降至最低的比例。中年時的資產配置比例建議
「保守型標的」與「獲利型標的」比例約為 8:2
2. 資金狀況
• 可支配資金是否穩定?
穩定的每月現金流(如:薪資)可以讓你採用「定期定額」方式進行比特幣投資,透過平均成本法平衡市場波動。
若收入來源不穩定,則應降低投入比例,避免影響生活基本支出。
建議:只拿可支配收入中「不影響生活品質」的部分進行配置
• 是否已備妥緊急預備金?
投資比特幣前,建議先預留至少 3–6 個月的生活費作為緊急預備金。這樣一來,無論市場如何波動,你都能安心持有部位,而不會因為突發狀況被迫賣出。
建議:投資比特幣的策略應建立在完整財務安全網之上,成為中長期配置的一環。
月薪 NT$35000 能投比特幣嗎? 該投多少?
月薪 NT$35000 當然能投比特幣,前提是要有良好的理財策略,尤其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通常會面臨「薪水不高、開銷不低」的現實狀況。這時候,合理的資金分配法則就格外重要,而 631 法則是非常適合新鮮人的理財起點
631 法則:適用於生活消費佔薪水比例較高的族群
• 60%:生活支出(房租、交通、餐飲等)
• 30%:儲蓄
• 10%:風險準備金(例如醫藥費)
以下圖表為生活的開銷,可以看出來如果有租房的年輕人,6 成的生活費會有一些緊繃
總計生活開銷為 NT$24,000 元,剩餘 NT$11,000 元,故可分配至儲蓄和風險規劃分別為 NT$8500 和 NT$2500 元,
沿用先前提到青年時期的比特幣投資策略,可以投入 8 成的儲蓄資金至獲利型標的,約為 NT$6800 元

假設你持續 4 年定期定額投入比特幣,每日投入 5 美元(約每月投入 4,500 元新臺幣),共投入資金為:
4,500 元 × 12 個月 × 4 年 = 216,000 元
若依據比特幣過去 4 年的投資報酬率 (2021~2024) 約 181.6% 計算:
最終資產:約 599,210 元
其中投資報酬為:383,210 元

月薪 NT$35,000 元不是投資比特幣的阻礙,只要有清楚的資金配置與風險意識,透過像「631 法則」這樣的理財架構,再搭配定期定額的【比特幣投資策略】,就能在穩定中抓住數位資產的成長機會。
[download-app]
ZONE Wallet
是專為台灣用戶設計的區塊鏈投資入口,符合台灣監管合法合規 x 頂尖資安技術 x 支援新台幣買賣,致力推動「每一筆加密交易 都安心」的價值,讓你輕鬆擁有第一筆加密貨幣資產。
投資虛擬資產具有價格波動性及流動性之風險,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財務建議。投資前請謹慎評估自身財務狀況,並注意慎防詐騙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