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簡史與未來 - 挑戰傳統金融體系的新貨幣

傳統貨幣的價值從何而來?
貨幣的歷史,本質上是一部「信任載體」不斷演變的歷史。從觸手可及的實物,到紙本上的兌換承諾,再到完全依賴國家信用的抽象符號,人類對「價值」的共識歷經多次深刻轉型。
在以物易物的時代,信任根源於物品本身的內在價值。隨著北宋交子的出現,世界開始從商品貨幣邁向代表性貨幣。此時,信任的重心不再是貨幣本身,而是轉移至發行機構兌付承諾的能力與誠信。
1944 年,布雷頓森林協議建立了「美元掛金、他國貨幣掛美元」的金本位體系,全球對貨幣的信任來自於美元可兌換黃金的制度支撐。然而,隨著美元發行量遠超過美國的黃金儲備,1971 年 8 月 15 日,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暫停美元與黃金的兌換,宣告金本位正式終結。此後,全球貨幣體系進入「法幣時代」——信任不再基於實物或貨幣本身,而是對國家與其中央銀行維持貨幣價值的制度性信心。
在這樣的背景下,「穩定幣」的誕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信任架構。它不再依賴單一主權國家的信用,而是透過程式、數字複製法幣的穩定性。穩定幣挑戰了傳統貨幣信任的基礎,將信任從中央政府轉移至代碼、協議與社群治理之上。穩定幣所帶來的信任重構,正預示著人類對貨幣本質與金融秩序的新一輪的思考與重塑。
法幣兌換比特幣的交易障礙起源
比特幣(Bitcoin),簡稱 BTC,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位貨幣,由匿名開發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於 2008 年提出,並於 2009 年正式上線。與傳統金融交易需仰賴銀行或中央機構不同,比特幣透過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建立起一套不需信任中介的點對點支付系統,使交易過程更具安全性與私密性。
2010 年全球第一間比特幣交易所 Mt.Gox 成立,用戶可使用法幣(美元)購買比特幣,然而當時也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
1. 在市場波動劇烈時期:例如價格大漲或大跌時,用戶往往無法即時交易或出金
2. 交易時間長:比特幣入金大約需要 6 個區塊確認,約 60 分鐘左右才能完全到帳。法幣入金多數情況透過國際電匯,通常需 1~3 個工作天
最後於 2014 年 2 月因駭客持續竊取比特幣,近 85 萬枚比特幣失竊,市值高達 4.5 億美元,隨後 Mt.Gox 宣告破產
雖然比特幣實現了去中心化的價值傳遞,但與法幣之間的兌換與支付過程,依然充滿摩擦與不便,也暴露出信任與效率的結構性問題。這正是穩定幣誕生的重要契機。
穩定幣初登場
因法幣與比特幣之間兌換複雜且耗時,2014 年 7 月由聯合創始人 Brock Pierce、Reeve Collins 和 Craig Sellars 宣布發行穩定幣 Realcoin,他們利用 Omni Layer 協議在比特幣區塊鏈上發行代幣 。該專案於 2014 年 11 月更名為 Tether (USDT)。他們的願景就是要為交易者提供一個簡單、易於理解的數位美元。
Tether 開創了法幣抵押模型,也就是流通中的每一個 USDT 代幣,都有一個由發行方 Tether Limited 在銀行帳戶中持有的美元作為儲備 。這創造了一種直接、直觀的與美元 1:1 掛鉤,不過從創立以來就一直受到關於其透明度和儲備金真實性的質疑,該公司從未提供過一份完整的、獨立的審計報告。
隨著加密貨幣市場不斷擴大,對於「高透明度、強合規性」的穩定幣需求日益增加。2018 年 10 月,由美國金融科技公司 Circle 與全球知名交易所 Coinbase 聯合創立的 Centre 聯盟,正式推出了 USD Coin (USDC),USDC 的願景不僅是成為一種美元穩定幣,更是要打造一個「完全透明、受監管的數位貨幣」。不同於 Tether 的營運方式,USDC 強調每一枚發行中的代幣,都由 1 美元的現金或等值短期美國國債作為儲備,且每月都經由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儲備證明報告,公開透明可查,為用戶提供更高信任基礎。

但,穩定幣曾出現信任危機
由韓國團隊 Terraform Labs 開發的區塊鏈項目 Terra,以打造一套去中心化穩定幣體系為核心目標。然而在 2022 年 5 月 7 至 8 日,Terra 所推出的穩定幣發生嚴重脫鉤事件,引發市場劇烈震盪。
Terra 穩定機制解釋
Terra 推出了兩個核心產品:原生代幣 LUNA 以及演算法穩定幣 UST (TerraUSD)。
• UST 為一種價格穩定、掛鉤美元的加密貨幣
• LUNA 是整個系統中用來維持這種價格穩定的關鍵代幣。
兩者通過一套獨特的機制相互依賴,實現價格的調節和穩定。
這套穩定機制的原理在於 LUNA 和 UST 之間的套利關係。當 UST 價格高於一美元時,系統鼓勵用戶燒毀一定價值的 LUNA,換取相應數量的 UST,從而增加市場上的 UST 供應,壓低其價格。相反,當 UST 價格跌破一美元時,用戶可以燒毀 UST,換回相應價值的 LUNA,減少市場上流通的 UST,推高其價格。理論上,這種雙向的燒毀與鑄造機制能讓 UST 價格穩定在一美元左右。
Terra 崩盤過程
然而,2022 年 5 月,UST 面臨了嚴重的價格脫鉤危機。
起因是大量 UST 被拋售,市場對其穩定性的信心開始動搖。這導致 UST 價格跌破一美元,觸發用戶大量燒毀 UST 換取 LUNA,造成 LUNA 的供應迅速膨脹。隨著 LUNA 供應的激增,其價格急劇下跌,市場信心進一步瓦解。
這形成一個惡性循環:UST 價格越低,越多 UST 被兌換成 LUNA,進一步壓低 LUNA 價格,反過來削弱了穩定機制的基礎,最終導致整個 Terra 生態系統崩潰,市值蒸發超過 600 億美元。
LUNA/UST 崩盤事件是對「演算法穩定幣」的一次嚴重打擊,凸顯「穩定幣若缺乏實體儲備支撐,一旦失去市場信心便可能崩潰。」這起事件也促使監管機構開始更加重視穩定幣與加密金融的風險。
各國加強對穩定幣之監管
Terra 崩盤事件對全球加密貨幣市場造成巨大衝擊,也促使各國政府重新審視穩定幣的潛在風險,進而加速監管法規的推動,成為全球穩定幣監管的轉捩點。
• 美國:加快推動《穩定幣法案》,明確規定穩定幣發行方須持有與流通代幣等值的 1:1 高流動性資產儲備,並 禁止發行類似 UST 的算法穩定幣,以降低系統性風險。
• 歐盟:在全面性的《加密資產市場監管法案 (MiCA)》中,對穩定幣,尤其是算法穩定幣,設立了嚴格的資本、透明度與操作限制,確保其不對歐元區金融穩定構成威脅。
• 台灣與亞洲地區:包括台灣在內的多個亞洲國家金融監管機構,已將 Terra 崩盤視為關鍵案例進行深入研究,並在制定相關法規時,強調「投資者保護」與「金融穩定」為核心原則,積極籌劃穩定幣監管架構。
穩定幣近況與未來發展
過去一週,穩定幣監管已成為全球市場的熱門議題。各國政府逐漸從觀望態度轉向具體行動,目標是在納管風險的同時,將穩定幣有效地整合進現有金融體系之中。
1. 全球監管浪潮
香港:申請牌照制度即將啟動
備受關注的《穩定幣條例》將於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屆時將開始接受發行人的牌照申請。官方透露,初期牌照發放將非常嚴格,預計只會批出少量牌照,目標是吸引具備真實應用場景且風險可控的優質發行商落地。
美國:《GENIUS Act》推動美元數位化霸權
美國國會正在積極推動《GENIUS Act》法案,這被視為重塑穩定幣市場的關鍵一步。該法案強制要求美元穩定幣必須擁有1:1的現金或高流動性美國國債作為儲備,並禁止算法穩定幣。此舉旨在降低金融風險,同時透過將穩定幣儲備與美債掛鉤,鞏固美元在全球數位經濟中的主導地位。與此呼應,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USDC) 也正積極尋求獲得聯邦政府監管的信託銀行身份,以符合日益嚴格的監管趨勢。
台灣:金管會與央行對穩定幣監管路徑現分歧
在台灣,金管會正研擬《虛擬資產管理條例》草案,預計明年完成立法。然而,對於穩定幣的監管方式,金管會與中央銀行出現了不同看法。央行傾向於將穩定幣視為「代幣化的支付工具」,建議參照《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進行更嚴格的監管,特別是在準備金提撥方面。
國際:FATF 警告非法交易風險
國際組織「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 (FATF)」近期發出警告,指出穩定幣被用於非法活動的趨勢正在上升。不過,如 Chainalysis 等區塊鏈分析公司的專家認為,這並非要扼殺穩定幣發展,而是一個明確的信號:監管機構要求更高的透明度與更有效的監控機制,將傳統金融的反洗錢 (AML) 標準應用於數位資產世界。
2. 市場動態與未來趨勢:增長與競爭並存
穩定幣市場總市值在本週創下歷史新高,突破 2500 億美元,顯示其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市場雙雄格局穩固:Tether (USDT) 依然是市場的絕對龍頭,市佔率約 62%。Circle (USDC) 穩居第二。數據顯示,2025 年以來,USDC 的供應量增速超過了 USDT,顯示其在合規推動下正獲得更多機構用戶的青睞。
新興挑戰者的出現: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與美國前總統川普家族有關的穩定幣 USD1 近期交易量大增,據報導已成為僅次於 USDT 和 USDC 的第三大交易量穩定幣。這可能預示著未來市場會出現更多與特定政治或名人 IP 掛鉤的新型穩定幣。
機構持續入場:大型金融機構正在加速佈局。例如,全球支付服務巨頭 Fiserv 宣布計劃在 Solana 區塊鏈上發行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顯示穩定幣作為支付工具的應用正在從加密原生領域擴展至傳統金融。
想踏出第一步?來 ZONE Wallet 開戶 安心用新臺幣買穩定幣和比特幣吧!
[download-app]
ZONE Wallet
是專為台灣用戶設計的區塊鏈投資入口,符合台灣監管合法合規 x 頂尖資安技術 x 支援新台幣買賣,致力推動「每一筆加密交易 都安心」的價值,讓你輕鬆擁有第一筆加密貨幣資產。
投資虛擬資產具有價格波動性及流動性之風險,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財務建議。投資前請謹慎評估自身財務狀況,並注意慎防詐騙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