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NE 專欄幣圈實務
文章

未來美元貶值時,投資人該怎麼辦?有什麼影響?

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重要性

美元在二戰後透過布雷頓森林體系奠定了全球貨幣霸主地位。各國央行的外匯存底有超過一半持有美元資產。
截至 2024 年底:
•美元約占全球外匯儲備的 57.8%
•大幅領先排名第二的歐元(約 20.1%)

這種統治地位意味著各國貿易結算、金融交易多以美元計價,近88%的外匯交易都涉及美元。美元長年維持強勢需求,所以即便美國政府累積龐大債務,美元仍被視為全球信任度最高的貨幣之一

美元在官方儲備中逐步鬆動

根據 IMF 統計,美元在全球外儲中的占比自 2001 年的逾 72% 降至 2023 年第三季的 57.3%,創下新低。雖然美元在 2023 年第四季回升至 57.8%,但若扣除匯率效應,實際占比僅約 54%。這顯示各國央行近年積極分散持有其他貨幣,不過美元的流動性與穩定性仍難以取代,其超級儲備貨幣地位短期內依舊穩固。

近期美元貶值的背景與成因

美元為何走弱? 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包括經濟基本面、利率差、貿易政策與市場避險情緒等。2023年至今美元趨貶,背後反映出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

1. 美國經濟成長放緩與利率趨降預期

隨著聯準會結束激進升息週期,市場預期美國將進入降息循環,美元相對利差優勢減弱。同時,美國經濟面臨衰退風險,例如亞特蘭大聯儲一度預測 2023 年第一季 GDP 將年減 2.4%,長債殖利率下滑、投資人對前景信心轉弱,均對美元構成下行壓力。

2. 美國財政與政策不確定性

美國政府龐大的債務與赤字支出引發市場憂慮,信用評級調降風波使美元避險魅力下降。再加上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則是近期美元劇烈波動的導火線之一。
例如,川普宣布對墨西哥和加拿大課徵關稅後,市場預期落空,美元在兩天內出現 2023 年以來最嚴重的下跌,令其傳統避險資產地位備受質疑

3. 國際去美元化情緒

地緣政治緊張和制裁風險驅動部分國家尋求擺脫對美元的依賴。近期金磚國家討論建立非美元計價的結算機制、沙烏地阿拉伯考慮以人民幣結算石油等消息層出不窮,這種「儲備資產多元化」趨勢在後疫情時代加速

4. 其他影響因素

全球貿易局勢趨緊張亦對美元不利。2025年上半年,因美國製造業連續數月萎縮、國際貿易摩擦升溫,美元兌主要貨幣全面下跌,彭博美元指數一度逼近兩年低點
市場對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感到焦慮,海外投資人開始提高美元資產部位的避險比例,降低持有風險。

美元貶值對投資人的影響

1. 匯率損益與購買力

對持有美元或美元計價資產(如美股、美債)的投資人而言,美元貶值將直接侵蝕資產的本幣價值。
2025年以來因美元指數下跌約8%、美元兌歐元日圓走弱,折算後損失約14%,美元走弱也降低美國投資人的境外購買力,美國人出國旅行、留學將感覺更貴。

2. 資產價格的間接影響

美元走弱往往牽動全球資產重新定價。

• 股票市場: 對新興市場股市是利多,因資金更傾向流向非美元資產;對美國大型出口企業也有幫助,因產品在海外更具價格競爭力。不過,美國依賴進口的產業則可能因成本上升而受壓。
• 債券市場: 美債可能面臨收益率上升壓力,因投資人會要求更高利率來彌補美元貶值的風險。
• 大宗商品: 黃金、原油等以美元計價的資產通常隨美元反向波動,美元走弱時價格常上漲,利多資源出口國,卻讓進口國成本增加

3. 投資行為與資金流向

當美元趨勢反轉,全球資金配置往往出現明顯調整。

• 傳統套利策略(如「借美元、買美股」)逐漸失靈
• 外匯避險成本上升,壓縮投資報酬
• 海外資金開始減碼美元資產、尋求其他標的
• 投資人自然轉向新的避險工具與資產配置

投資人如何抗衡美元貶值?常見避險資產

1. 黃金

黃金長期以來被視為對抗貨幣貶值的首選資產。在美元走弱時,因黃金以美元計價,價格相對便宜(2023 年美元轉弱期間,倫敦金價全年累計上漲約 14%)。
橋水基金創辦人瑞·達里歐(Ray Dalio)更直言,美國債務與赤字持續擴張正在侵蝕法幣購買力,因此投資人應將約 15% 的資產配置於黃金或相關資產,以分散美元長期貶值風險。

2. 其他實體資產

• 不動產: 具備抗通膨的租金收入,可在美元購買力下降時提供保值效果。
• 通膨連動債券(TIPS): 利息和本金會隨通膨指數調整,能直接對沖美元走弱造成的購買力損失。
• 大宗商品: 原油、基本金屬等資產往往受惠於美元貶值,因其他國家貨幣升值後購買力提升,需求推升價格。
• 商品型基金: 能一次性分散布局多種商品,成為投資組合中分散美元風險的工具。

美元走弱下的新角度:比特幣的角色

隨著美元前景轉弱,比特幣作為數位資產的代表,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它常被稱為「數位黃金」,因其總量有限,具備抗通膨與抗貨幣貶值的特性。

該如何運用比特幣來因應美元貶值風險呢?

由於比特幣波動劇烈,理性的做法是採取定期定額(Dollar Cost Averaging, DCA) 來分批布局。所謂 DCA,就是在固定時間間隔投入固定金額,不論價格高低,以此平滑買入成本並降低情緒干擾。

若你想持續優化定期定額提升績效,可延伸閱讀此文:Here
詳細解釋比特幣價值請看此文:Here

結論

美元作為全球金融支柱,其強弱變化對投資人影響深遠。
面對未來可能的美元貶值,應以理性調整配置:適度分散至黃金、非美元貨幣與比特幣,降低單一貨幣風險,同時持續關注宏觀經濟與政策走向。
保持紀律性的長期策略,如定期定額,並在需要時靈活加碼,才能在波動中穩住陣腳、累積成果。
只要準備充分、策略得當,投資人依然能在變局中掌握主導權,讓資產在不確定的市場中持續增值。

想踏出第一步?來 ZONE Wallet 開戶 安心用新臺幣買穩定幣和比特幣吧!

[download-app]

ZONE Wallet

是專為台灣用戶設計的區塊鏈投資入口,符合台灣監管合法合規 x 頂尖資安技術 x 支援新台幣買賣,致力推動「每一筆加密交易 都安心」的價值,讓你輕鬆擁有第一筆加密貨幣資產。投資虛擬資產具有價格波動性及流動性之風險,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財務建議。投資前請謹慎評估自身財務狀況,並注意慎防詐騙行為。

其他文章推薦

No items found.
No item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