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加密貨幣用戶成長趨勢解析:全球使用者數據、區域分布與未來預測

加密貨幣的快速普及
統計顯示,2018 年至 2023 年期間全球加密貨幣使用者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99%,遠超傳統支付工具約 8% 的成長率。
也就是說,加密貨幣用戶數每年幾乎翻倍,儘管市場經歷幾輪漲跌循環與監管挑戰,加密貨幣的普及速度依然驚人。
快速普及的背後有以下原因:
1. 比特幣等加密資產在全球知名度大幅提升
2. 加密交易平台和電子錢包的使用門檻降低
3. 一些國家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等事件,帶動了全球對加密貨幣的討論熱潮。
整體而言,加密貨幣已不再是少數人的投機工具,而正迅速融入主流金融生態。
全球用戶數總覽
目前全球加密貨幣的使用者究竟有多少?據 Crypto.com 的市場報告估計,截至 2023 年底全球約有 5.8 億 人持有或使用加密貨幣。這個數字在 2023 年一年內就成長了 34%,從年初約 4.32 億人增至年末的 5.80 億人。
即使 2022 年經歷熊市,該年度用戶數仍逆勢增長了 39%,從約 3.06 億增加到 4.25 億人。
整體趨勢而言,近五年全球加密貨幣用戶數呈現穩健上升:2018 年估計僅數千萬人,到 2021 年底突破 3 億,2022 年超過 4 億,2023 年攀升至接近 6 億。
而不同機構的數據雖略有差異,但趨勢一致。支付公司 Triple-A 推估,截至 2024 年全球加密貨幣的持有者人數已超過 5.6 億,相當於全球人口的約 6.8%。
另一份來自 Statista 的市場預測則指出,2025 年全球加密用戶可能達到約 8.61 億 人,滲透率約 11%。這種增長曲線相當陡峭,反映出加密資產在全球接受度的提升。
如果從地理區域來看,加密貨幣用戶分布高度集中於亞洲地區。截至 2025 年,亞洲用戶數量約為 3.27 億人,占全球總數的 43%,穩居第一。其次為北美洲(約 9%)、南美洲(8%)、歐洲與非洲則各約占 6%,大洋洲則低於 1%

地區分布與成長熱點
全球加密貨幣用戶的分布極不平均,各地區發展熱度有所差異。整體來看,新興經濟體正引領加密採用潮流,而部分已開發國家增速相對平穩。以下針對主要地區進行解析:
亞洲
亞洲是加密貨幣用戶數量和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擁有全球最多的加密使用者。
印度:
目前以超過 1 億的加密用戶高居各國之首,儘管印度政府態度反覆,當地投資人對加密資產的熱情不減,印度也在 Chainalysis 的全球加密採用指數中排名第一。
越南:
亞洲的明星市場,約 21% 的越南人曾使用或持有加密貨幣。越南在交易價值和個人支付等指標上得分極高,被 Statista 評為“加密貨幣使用最廣泛”的國家之一。
印尼:
口眾多且年輕族群基數大,加密用戶數快速攀升,Chainalysis 最新報告顯示印尼的採用指數已躍居全球前三。
總結來說,亞洲擁有交易活動最頻繁的用戶群體:年輕人口結構、手機普及率高,加上部分國家資本管制嚴格,民眾反而轉向加密資產尋求財務自由,這使亞洲成為全球加密採用的引擎之一。
非洲
非洲雖然整體網路基礎建設相對落後,但某些國家的加密採用率令人矚目。
尼日利亞:尼日利亞等國家因本幣幣值不穩、跨境支付需求殷切,帶動了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作為替代手段的興起。尼日利亞政府曾限制外匯和銀行涉足加密,但民間交易仍蓬勃,尼國目前約有 5.9% 的民眾(超過 1,300 萬人)持有加密貨幣。
南非:南非的加密使用率更高,據調查約有 22% 的南非人於 2024 年持有或使用過加密貨幣。這意味著南非約每五個人就有一人接觸過加密資產,比例與印度相當,可見其熱度。
在肯尼亞、加納等非洲國家,比特幣常被用於國際匯款和日常交易,因傳統彙款管道費用高昂且不便,有些民眾乾脆轉向加密貨幣完成跨境轉帳。
整體而言,非洲的加密用戶增長主要來自於彌補金融服務缺口的剛性需求,加密貨幣為許多未被傳統銀行覆蓋的人口提供了支付和儲值的新選擇。
拉丁美洲
拉美地區成為全球加密採用率最高的區域之一,緣於該地一些國家長期遭受高通貨膨脹與貨幣貶值之苦。
阿根廷:2024 年約有 30% 的阿根廷人使用或持有加密貨幣。面對動輒每年數 10% 的通膨,許多阿根廷民眾將資金轉入比特幣、USDT 等加密資產來對抗阿根廷披索的貶值。政府對購買美元的嚴格管制也促使人們改以數位貨幣儲蓄資產。
巴西:巴西的加密使用者基數也很大。Statista 調查顯示 2024 年約有 24% 的巴西受訪者表示使用過加密貨幣。雖然巴西 2023 年的採用率一度更高(達28%),但即便略有回落,仍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涉足加密領域,在絕對人數上僅次於印度和美國。巴西民眾將加密貨幣視為對抗雷亞爾貶值和資本管制 的工具。
總體而言,拉丁美洲因經濟波動和政策因素,加密貨幣正成為民眾資產配置與支付交易的重要選項。
歐洲與北美
較於亞非拉的新興市場,歐美等成熟經濟體的加密貨幣採用率雖沒有名列前茅,但用戶數量仍穩步提升。
美國:美國目前約有 16% 的成年人持有或使用過加密貨幣,對應將近 1 億用戶規模。美國在全球加密用戶總數中僅次於印度,市場相對成熟。不過,近年來美國監管機構(SEC等)對加密產業的審查趨嚴,多家交易所受到起訴或整改,使市場增長略受壓抑。
歐洲:歐洲方面,各國情況略有差異:調查顯示瑞士、葡萄牙等國的加密滲透率接近 20%,領先其他歐洲國家。然而主要經濟體如英國、德國、義大利的比例大約在 13% 左右法國僅約 9%。
整體而言,西方國家因金融體系完善、民眾投資選項眾多,加密貨幣對一般人的吸引力相對有限。此外監管框架的不確定性也讓部分潛在用戶觀望。但隨著歐盟 MiCA 法規等數位資產管理框架逐步落地,未來歐美市場或將在合規環境中實現穩健的用戶增長。
影響用戶增長的關鍵因素
正面因素
• 現貨ETF等金融產品推出: 傳統金融機構正將加密貨幣納入主流投資管道,進一步擴大用戶基礎。
• 金融教育普及: 隨著時間推移,大眾對加密貨幣的認知日益提高。加密貨幣不再被視為難以理解的事物。
• 跨境支付與匯款需求: 在國際移民匯款、跨境電商支付等場景,加密貨幣展現出傳統金融無法比擬的高效率與低成本。這些真實應用需求推動了新用戶的加入,也提高了既有用戶的留存率。
負面因素
• 監管不確定性: 各國對加密貨幣的法律定位和監管態度迄今不一。不一樣的政策風險往往抑制了用戶增長,直到法規明朗化為止。
• 詐騙與駭客事件: 加密領域過去幾年頻繁發生交易所被駭、資金盤詐騙等安全事件。像是大型交易所FTX於 2022 年爆出挪用客資醜聞導致倒閉等事件,更是重創市場信心。
• 市場波動性: 加密貨幣價格劇烈波動也是影響用戶心理的重要因素。統計顯示,截至 2023 年第三季,比特幣和以太幣價格仍較歷史高點下跌約 65% 左右這種高波動性雖然是加密市場的特性,但對風險敏感的潛在用戶而言無疑構成嚇阻。
用戶行為轉變
隨著市場的成熟,加密貨幣用戶的行為模式正在改變,呈現出從短線投機轉向長線配置、從純交易轉向多元應用的趨勢。
一方面,越來越多投資者開始採取定期定額(DCA,Dollar-Cost Averaging)的方式來佈局加密資產,而非頻繁進出追逐短線漲跌。調查顯示,高達 59% 的加密投資者以定期定額作為主要投資策略。
另一方面,用戶使用加密貨幣的方式愈發多元化,脫離單純買賣交易,轉向各種應用場景。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讓持幣者能參與去中心化借貸、流動性挖礦等金融服務。GameFi(區塊鏈遊戲)與 NFT 則將大批非傳統投資族群帶入加密世界。
綜上所述,加密用戶群體正變得更成熟和多樣,他們不再只關注短期價格,而是探索加密資產在金融、遊戲、藝術等領域的實際用途,形成良性循環,進一步促進了生態發展。
未來趨勢與預測(2025–2030)
展望未來幾年,加密貨幣不僅會持續成長,還可能進入真正的主流應用階段。在全球人口紅利與金融接軌的推動下,用戶數可能在 2030 年前突破 10 億人,並且加密世界也將逐漸與其他科技融合。例如人工智慧強化用戶體驗、新興付款方式、去中心化身分 (DID)等。
總結來說,從投資工具到生活應用,從數位身份到AI整合,加密貨幣正在走向下一個階段,而我們正在見證這個轉變的起點。
想踏出第一步?來 ZONE Wallet 開戶 安心用新臺幣買穩定幣和比特幣吧!
[download-app]
ZONE Wallet
是專為台灣用戶設計的區塊鏈投資入口,符合台灣監管合法合規 x 頂尖資安技術 x 支援新台幣買賣,致力推動「每一筆加密交易 都安心」的價值,讓你輕鬆擁有第一筆加密貨幣資產。投資虛擬資產具有價格波動性及流動性之風險,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財務建議。投資前請謹慎評估自身財務狀況,並注意慎防詐騙行為。